近年来,一种名为“霹雳短信轰炸电话”的网络骚扰手段逐渐浮出水面,许多用户反映短时间内收到大量验证码或垃圾短信,导致手机瘫痪。这种现象背后,其实是黑产团伙利用自动化程序或漏洞,通过伪造IP和虚拟号码,向目标手机号高频发送短信。这些工具通常伪装成“解压软件”或“测试平台”,诱导用户下载并付费使用,实则涉嫌违法。
这种骚扰不仅影响正常通讯,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。例如,大量短信会耗尽手机电量或流量,甚至掩盖重要通知(如银行验证码)。更可怕的是,部分轰炸软件会同步窃取用户通讯录信息,进一步实施诈骗。2022年某地警方曾破获一起案件,犯罪团伙利用短信轰炸逼迫受害者支付“停息费”,单月非法获利超百万元。
若遭遇此类攻击,可立即开启手机的“防骚扰模式”,或联系运营商启用短信防火墙。平时需注意:避免在陌生网站填写手机号,谨慎授权APP短信权限。安卓用户可关闭“通知类短信免打扰”功能,iOS用户可通过“过滤未知发件人”减少干扰。此外,发现可疑链接或软件时,应及时向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。
我国《网络安全法》明确规定,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非法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。根据情节轻重,短信轰炸实施者可能面临治安处罚(如拘留、罚款)或刑事责任(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)。2023年浙江某法院判决的一起案例中,主犯因开发轰炸软件被判有期徒刑3年,并赔偿受害者损失。
第一步保留短信截图和通话记录作为证据;第二步致电运营商客服申请临时号码保护;第三步若伴随勒索行为,立即报警并提供技术日志。安全专家建议,公众可定期更换重要账户绑定的手机号,并启用双重验证降低风险。技术层面,部分手机品牌已推出“智能拦截”功能,能自动识别轰炸行为并阻断。
下一篇:揭秘轰炸电话:防护与维权全指南